兒童啟蒙教育:2歲寶寶的四項日常活動
對2歲大的萌寶來說,這個世界可真是個大教室。此年齡段的孩子喜歡學習新東西,這個階段是為他們以后的讀寫計算能力奠定基礎的最佳時機。”關鍵是要把孩子的興趣與日常活動相結合,通過游戲的方式讓他們學到知識。
一、認字母
1、從認自己的名字開始。當萌寶2歲左右大的時候,孩子能認識組成自己名字的字母,家長可以把構成孩子名字的字母在家中到處展示,如:孩子的臥室、浴室凳子或者是冰箱上。西頓博士強調,這時可以讓孩子指著字母大聲念,還可以借機以孩子名字中打頭的字母來認其他單詞(如:“C”代表Caitlin,但它也是Cat和Cup這兩個詞的開頭字母)。
2、大聲的念。教孩子大聲念出街道的標志、商店名稱、醫生辦公室等單詞及其組成的字母,南衛理公會大學(SMU)教育學的英格利士教授(Sherril English)建議。不僅要大聲念出來,還要幫孩子找出與之發音相近的其他單詞(如:Stop的發音聽起來和hop、 bop、mop等單詞的發音相像)。教孩子把字母與發音關聯,家長要放慢語速、講清楚,并在發音時用手指著字母或是單詞。
二、數數
1、數數。西頓博士認為,也許2歲大的孩子能按順序背出0到10,但是,真正的計算能力可能要到學前班時才出現。盡管如此,家長仍可以在給孩子穿衣服時,教孩子數數衣服上有幾粒扣子;準備飯菜、購物時,教孩子數數碗里有幾顆豌豆、多少土豆……家長可以掰著自己的手指頭來數,然后教孩子學著自己的樣子也用手指頭數數。
2、教孩子學會歸類。西頓說,觀察、比較、對比是孩子早期學習數學的重要能力,幸運的是,這種能力對孩子來說是種天賦。讓他把不同尺寸的勺子放在托盤的適當位置;教孩子按種類或是顏色把毛絨動物玩具分類放(這堆是貓,那堆是熊);洗衣服時教孩子把家長的襪與他的分撿出來;有時,在萌寶不足2歲的時候,孩子就能知道多與少的差異,此時,家長可以問問孩子,“哪一堆最多、哪一堆最少”之類的問題。
三、辨形狀
1、做一本形狀手翻書,通過這種方式教孩子認識物體的形狀。南衛理公會大學的英格利士教授建議,在一張紙上畫出圖形后,家長和孩子一起翻閱雜志、報紙,剪下與圖形相配的圖案。在與孩子一起散步時找一些形狀獨特的其他東西,也可以把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拍照,如方形的窗戶、圓形的輪胎,矩形的磚頭……回家后把照片打印出來,然后粘到自己制做的形狀翻翻書上,在同一頁上放各種尺寸的圖形以告訴孩子形狀有大小各異。
2、烤餅干認圖形。讓孩子認識餅干不一定都是圓的,所有的三明治也不都是方的。許多幼兒最愛的食物,如:煎餅、奶酪片和面包等,家長可以把它們切成各種各樣的形狀,如三角、正方、星形、橢圓、鉆石等,然后,讓孩子在一張紙上畫出家長給出的食物圖形,并注明標識,教孩子記憶各種圖形。
四、識色彩
1、找出同色系。讓孩子親身感受色彩。把小手指上沾上顏色,當他開始畫的時候就告訴孩子這是什么顏色。一旦杰作干了,可以在家里玩尋寶游戲,讓孩子找出家中任何物品與畫作中相匹配的顏色。告訴孩子色調有深淺,從淺藍色到藍色,以此類推,認識其他顏色的相同色系。
2、記住顏色。家長盡可能使用描述性語言來幫孩子識別不同顏色(“你能把這個黃色的球入到藍色的盒里嗎?”),在吃飯時問“你想要紅蘋果還是黃香蕉?”。你也可以嘗試用一種顏色來代表一周中的某一天,舉例:周四穿綠色衣服,吃綠色葡萄和綠豆,喝綠色的牛奶(加一點食用色素),然后,在一天結束時,把孩子放到充滿綠色泡沫的浴缸里洗一洗。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xima8.com/index/article/detail/id/1406.html
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FB教育網系信息發布平臺,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
- 澳大利亞發布2020年預算案 增加3類移民配額閱讀量:1781
- 這兩城又上熱搜 為何清北高材生都扎堆去基層?閱讀量:1483
- 新:考研究生初試和復試有哪些區別閱讀量:1335
- 沉迷微商突破了教師職業底線閱讀量:978
- 甘肅21萬余考生迎“大考” “親友團”穿旗袍等場外助威閱讀量:1283
安徽省寧國市
太優秀了!很多觀點都記下了
湖南省湘潭市
好棒!
四川省樂山市
厲害
陜西省商洛市
見識了!
海南省三亞市
說的好